
籍贯:山东烟台
最后毕业院校/学历:东南大学/博士研究生
所学专业:建筑学
职称/职务:副教授/研究生秘书
办公电话:0535-6903121 电子邮件:201703000016@ytu.edu.cn
个人学习及工作经历:
2007年 7月 烟台大学建筑学院|学士
2010年 7月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|硕士
2016年12月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|博士
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 烟台大学建筑学院|讲师
2020年2月至今 烟台大学建筑学院|副教授
目前研究方向简介:
中国建筑史、建筑遗产保护
主持(或参与)教学、科研项目:
1.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课题(2012BAK14B04) “古代建筑营造传统工艺科学化研究” ,参与
2.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员会,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, 19FYSB042, 传统佛教建筑中向心图式的哲学阐释,参与。
3.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(23CLYJ47),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山东开埠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,参与。
4.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(19DLSJ07),山东传统石砌村落文化遗产研究,主持。
5.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,KLUAHC1802,鲁东沿海与鲁中山区传统村落中石砌建筑的营造研究,主持。
6.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(J18RB255),山东“乡村记忆”工程中石砌村落的技艺与匠作保护研究主持。
7.“ 历史作为一种设计思维”的传统民居课程在建筑学科中的串联启发作用研究,主持。
8.研究生自主性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——以建筑学专业为例,山东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,参与。
9.“德才兼备”目标导引下建筑学硕士研究生协同培养体系构建研究,校级教改,主持,
10.2021年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,“创新发展·协调优化·开放共享”——地方院校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,参与。
11.烟台市区历史建筑测绘、建档设计项目(JZ19H79),参与。
12.山东省青岛莱西市产芝村美丽村居建筑改造设计(2018-2020),主持。
13.江苏省园博园博览会南京园建筑设计及施工图设计,2019-2021,参与。
14.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公园规划设计、2013-2016,参与。
15.南京大报恩寺碑亭建筑设计及施工图设计,2012-2016,设计
16.南京大报恩寺遗址保护规划与保护措施,2011-2014,设计
17.烟台三和塔建筑修缮与环境整治设计方案,2021-2023,主持
教学、科研获奖:
1、2019香港建筑师学会两岸四地建筑设计大奖,金陵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获得“社区、⽂化及康乐设施”组⾦奖(9/11)。
2、2019第十一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——“乡伴杯”山东省大学生建造设计大赛二等奖优秀指导教师 1/2
3、2019烟台大学第三届教学质量奖(2018-2019年度)
4、2020烟台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/1,(2020.7)
5、2020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1/1,山东省教育厅
6、2021乡见新寨坪·乡村建造大赛二等奖,优秀指导老师(1/2),
7、2024 建筑遗产调研与测绘 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,山东省教育厅
8、2024 烟台大学优秀党员
9、2025 山东省教育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,首位
已发表的代表性论著:
1.参与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写的《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》(山东卷),北京: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,2022
2.参与编写《山东民居》(中国民居建筑丛书),北京: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,2022
3.“历史作为一种思维模式”的工科历史教学研究 《四川建筑》,2023,第一作者
4.传统草屋面的苫盖工艺研究,古建园林技术,2020,10,第一作者
5.中国古代建筑草材料应用的研究,建筑学报,2019,10(613):46-53.第一作者
6.从材料出发——中国古代木构建筑木材选择与应用的启示,建筑师,2019,04(200):101-106.第一作者
7.海草材料性能分析及应用研究,新型建筑材料,2019,04(460):91-95.第一作者
8.申遗背景下运河水利工程遗产的真实性探讨_以中国大运河扬州段为例[J],建筑与文化,2014,2:131-132.第一作者
9.Properties analysis of seaweed as a traditional building material[J],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.,450-451(2012):154-157. (EI)第一作者
10.地域性民居材料的选择与应用—以胶东半岛生态民居海草房为例[J],建筑学报,2011,学术论文专刊06(10):152-155.第一作者
11.海草房营建研究,传统民居与地域文化——第十八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[C],山东:济南,2010,9:11-2142. 第一作者
12.“围”与“穿”——南京明城墙保护与相关城市交通发展的探讨[J],建筑学报,2009,493(9):64-68.第二作者
学术兼职:
无